(唐纪宇,第163页) 5、儒家典籍中的感是否能被解释为道德感动是可以做进一步的讨论,但王庆节认为道德感动是一种道德判断力的说法与后世对感的解释有一致的地方。
《乐记》的开篇就介绍音、声与乐之间的关系。人们要生活在合理的社会秩序中,前提是社会成员都成为君子。
在人类的活动受到自然和生产力的限制的时候,基于族群和国家的共同体被构造出来,这样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共同体的构造与近代启蒙和现代化的过程构成了某种程度的重叠,由此,民族国家也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单元。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啴以杀。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感也。
2、关于类与人类之间理解的可能性最为明确的描述,可以从《荀子》书中见到,比如《礼论》中说: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不过,乾坤作为自然属性的两极与夫妇作为人类属性的两性之间却因为阴阳相感而利贞,也就是有好的结果。德尽管排在我们党教育方针的第一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虚化的危险。
立德树人从根本上解决的就是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德无法有效衡量,久而久之,甚至可有可无。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关于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的第37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管理是先管好自己,官员的修身治己,是治国理政的起点。
失守于小节,日积月累,则大节不保。抓住以上纲目,即奠定了社会文明有机整体和谐演进之基石。
或者说,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标准检验上,往往体现不出来。新时代,我们要以政德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关键,以公民道德建设为纲目,充分汲取传统美德资源,真正使社会文明水准得到新提高。从课程建设上看,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思想政治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纲要》要求以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领道德建设。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截然对立起来,认为我不违法,社会就不能拿我怎么样,而个别法律案件的判决似乎我行我素,根本不考虑事件对社会道德的极其恶劣影响。花边新闻的明星霸屏,对社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英雄隐没。故此,不可简单地把道德仅仅看成是好人好事或外在行为规范,抹杀掉修德与个体生命身心活动的关联性。教育的目的自然是育人,但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原文刊载于《前线》2021年第11期,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进入专题: 德性培塑 社会道德建设 。许多事件的发生,触犯了法,才去想对治之策,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为时已晚的亡羊补牢。
道德价值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问题。按照儒家文化所讲,不仅私人领域要修身——不愧屋漏,暗室不欺,慎独为要,而且公共领域如政治活动更应以高标准严以修身。
今日之道德教育如能吸收这样的内容,必会更加吸引人们去自主修身。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公民道德建设虽然从实施上说没有行政和法律的力度和硬度,抓不抓好像无关疼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作为具有先进性的政党,更应该注重发挥非权力的作用,用真理和人格的感召力,用道德力量驾驭权力这把双刃剑,真正让权力为社会、为大众服务。通常来说,纯粹普通个人行为和活动上品德出现问题,对社会毕竟影响有限,但如果做了官,尤其是在更大范围从事政务活动,德行(包括私德)不端,即《孟子·离娄上》所言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故惟仁者宜在高位。
殊不知,这方面一旦出了事,就是大问题。如,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以美育人必不可少。
普通的社会大众或许外得于人(谓外王事业)做得不一定到位,但内得于己(内圣)附加的条件比较少,经过主观努力是一定可以成就的。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从日常生活中陶冶性情,可以让自我经常能保持中和之气,从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遗憾的是,市场经济大潮下,为博眼球,一些网络媒体不是通过褒扬崇高引领社会风气积极向上,而是不断渲染功利甚至审恶审丑毒化道德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抱着当官谋利的想法,那做的一切事情都不会对。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一种德。《礼记·中庸》指出,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载的人生三不朽中,立德被排在第一位。与很多职业不同的是,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
作为中国公民,在法律规定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义务,这其中就包含对公民道德的维护和遵循。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公民道德是关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体现的是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及其公正性的追求,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循。如此,道德教育就可一改外在的灌输式、强加式方法,而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从教育方针上说,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紧密相关。我们共产党人是以自己的初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进行服务,是以德服人的结果,而面向强大敌人或少数对立者的以力服人乃迫不得已的手段。
这说明儒家的道德观熔养生、修德为一炉,可以强健身心、优化生命状态。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四、以传统美德为资源 新时代德性培塑,应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的有关论述,结合现代条件转换,融入社会主体发展的方方面面。说到底,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通过保障底线道德、引领先进道德水平这一低一高的两头努力,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然后在大量的中间环节做细做实。
2019年,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草上之风,必偃,突显的就是君子的德化、风化作用。
广义的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贯穿学生学习始终。道德的价值,在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同时,亦会使家族生生不息、兴旺不已。